你的位置:电感厂 > 基础知识功率电感

LC振荡电路

2021-06-21 07:34:28      点击次数:82
上一篇:开关电源纹波产生分析 贴片电感

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

LC振荡电路主要用来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电路中的选频网络由电感和电容组成。

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它们的选频网络采用LC并联谐振回路。

LC振荡电路运用了电容跟电感的储能特性,让电磁两种能量交替转化,也就是说电能跟磁能都会有一个最大最小值,也就有了振荡。

不过这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所有电子元件都会有损耗,能量在电容跟电感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要么被损耗,要么泄漏出外部,能量会不断减小,所以实际上的LC振荡电路都需要一个放大元件,要么是三极管,要么是集成运放等数电IC,利用这个放大元件,通过各种信号反馈方法使得这个不断被消耗的振荡信号被反馈放大,从而最终输出一个幅值跟频率比较稳定的信号。

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

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

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

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LC振荡电路物理模型的满足条件

①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

②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

③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能产生大小和方向都随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

其中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LC回路。

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

充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

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

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

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

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

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

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大电流电感
  • 画走线的多层拓扑结构的基本步骤      解决传输线效应的另一个方法是选择正确的布线路径和终端拓扑结构。走线的拓扑结构是指一根网线的布线顺序及布线结构。当使用高速逻辑器件时,除非走线分支长度保

  • RC振荡频率计算问题大家好,小弟搭了一个PWM线路,线路已经调出来了U1A-输出三角波,U1B输出端输出方波,可是频率和计算的不一样,参数如下电路图,U1A负端输出的三角波频率不是1/R9*C2吗?实测频率是342Hz!

  • 开关电源电磁理论电感磁场能量w=1/2LI^2中的1/2怎么得出来的

  • [开关电源]SAE-J1113-11 2007 脉冲5的解决办法
  • DC-DC开关稳压器--在DSP系统中延长电池寿命
  • 电容并联求教
  • 12VDC 升到330V之后输出接运放为什么测到电源输
  • 简单分析下太阳能技术的可能演进
  • dpa424gn
  • RC振荡频率计算问题
  • 关于电源板的焊接与调试
  • 未来电池技术将会如何发展?
  • 磁放大器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