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R结构的纳米工艺ESD防护器件研究
2 LVTSCR结构概述LVTSCR是最早应用于ESD防护的SCR结构之一,其结构特点是SCR中内嵌了一个GGNMOS的结构(图1),带来的好处是触发电压的大幅度降低,基本能够将SCR的触发电压降低到同工艺下的GGNMOS的水平。
一个65nm工艺下的典型50um单叉指LVTSCR的TLP测试曲线如图2所示。该LVTSCR 的回滞点在6.8V,维持电压点2.6V.50um单叉指的It2能够达到2.4A.为对于图2中回滞点附近放大部分的曲线观察可以看到早在不到6V 时,LVTSCR就已经呈现开启的状态,有微弱的电流流过LVTSCR.6V左右的开启电压这与同样线宽下的GGNMOS触发电压是非常接近的,这部分电流正是在瞬态ESD条件下流过LVTSCR沟道部分的电流。
正是因为有了内嵌的栅结构,使得LVTSCR能够获得与相同工艺下GGNMOS一样的触发,实现低电压开启的目的。另外还是要注意到,尽管采用了内嵌栅实现触发电压的降低,LVTSCR的维持电压依旧是比较低的,如此低的维持电压非常容易发生闩锁效应,为此必须对LVTSCR进行提高维持电压的设计。
对于SCR结构,最为常用的提高维持电压的方法就是拉伸SCR中两个寄生三极管结构的基区宽度。
通过降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能力来减弱SCR开启后正反馈的效果,最终达到提高维持电压的目的。
图3(a)中的Dl控制的是LVTSCR的寄生NPN三极管的基区宽度。通过不断增加D1的宽度,可以获得具有高维持电压的LVTSCR结构。图4中实心部分的曲线就是采用了不同Dl的LVTSCR所获得的TLP测试曲线,可以观察到随着D1从 lure增加到4um,LVTSCR的维持电压从最低的3.2V增加到了5V.如此高的维持电压仅与触发电压有着不到2V的工作区间,避免了ESD防护失效和闩锁效应的发生。大电流电感
TPS40192DRCR TI参数应用介绍TPS40192和TPS40193具有电源状态良好指示的 4.5V 至 18V 输入、低引脚数同步降压控制器。 这些控制器落实在任600千赫(TPS40192)或300千赫(TPS40193)固定开关频率的电压模式控
PMOS+NMOS 功率管驱动电路MX8324PMOS+NMOS 功率管驱动电路特性● 低待机电流● 电源电压范围:16V~30V● 开关速度快: 电路内部集成了 78L05 三端稳压器,可提供稳定的 5V 输出电源。 该电路在工作电压为 24V 时,内部控制电路可使 PMOS功率管开启时的栅极电压为 12V 左右(即 PMOS 功率管的 VGS 电压约为-12V)。 另外采用本集成电路可实现 NMOS、PMOS 的快速导通关断,延迟、导通关断时间均在 500ns 以内(负载电容为 1nF 条件下)。 应用三相电机 PMOS、NMOS 功率管驱动有
基于3842的反激电路工作断续怎么办?
这是小弟新学的反激电路原理图,按图上画的PCB。设计是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设计的变压器原边电感80uh左右,有加气隙。但是额定载时测试ds波形和驱动波形如下图